嗨~ Reader 這週在寫電子報的同時,颱風凱米正經過台灣,很幸運的,在台北市宣布停班停課前一晚,下班後有機會去超市補充食材,因為我家只有 2 人 3 貓,日常冰箱庫存習慣保持 4~5 分滿,如果那週沒有太多時間煮飯,可能冰箱庫存水位只剩不到 4 分滿。去買菜才發現,幾乎所有的生鮮蔬菜都被一掃而空,除了一些辛香料和少許菇類們還安然躺在層架上,讓我不禁懷疑,是不是很多人都不喜歡吃菇類啊 XD ! 我也有機會重新回想日常的採購習慣,雖然沒有非得改變的地方,但某些乾貨或保存期限久一點的常備糧,我們家的庫存量似乎可以增加。例如:少許罐頭、泡麵、冷凍水餃、冷凍肉品、冷凍蔬菜、備用水源…等,這樣我就不用急急忙忙去超市排隊,算是對生活十分有趣的觀察,不知道你們家在颱風天會採購什麼呢?也歡迎你回信跟我分享,祝福一切都平安。 💡 近期生活啟發 我和家人正前往沖繩旅行,這是我們第一次去,非常期待這趟短暫的充電之旅。過去每當和朋友聊到行李打包或是旅遊規劃,他們總是很好奇我會從何時開始打包,又是如何進行旅遊規劃的呢? 今天想透過電子報分享,身為整理師的打包訣竅和自己的旅行規劃習慣,最後有個自己設計的【旅行規劃 Notion 模板】想送給你,礙於篇幅今天不會寫得太詳細,或許未來會寫篇文章專門介紹打包行李唷! 關於旅行規劃 對我而言一場旅行在規劃時就開始展開,我喜歡跟當地文化活動、藝術、飲食體驗和自然景觀相關的行程,每當我開始規劃一趟旅行,會考量旅行目的和旅伴是誰,來決定最終的行程,此次分享以我自己規劃的方式為出發。金牛座對於旅行途中的五感體驗很重視,假設這次旅行是五天四夜,一樣是前往沖繩,我會先查詢幾個關鍵資訊再開始安排,例如:
上述提及的大方向先做一小輪功課,選出幾個自己此行很想拜訪的地點,把它們儲存到 google map 中的「旅行計劃」,簡單描述此地點為什麼吸引我,接著進入 Notion 頁面安排旅程。我喜歡很多餘裕感的旅行方式,如果匆匆忙忙趕行程,心情會很不好。 通常時間切分上午、下午、晚上三大時段,每個時段以一個主要目的地為主,甚至看展覽或是一日行程,整天只安排一個地點,其他就以最想去的地點為中心,向外圍自由探索附近的店家或景色。 若有很想吃的餐廳,我會提早在出發前 1個月預訂,但不會所有行程都安排,非必要也不會加選飯店附設早餐的服務,喜歡在旅行途中意外發現好吃店家,自由探索就是身為旅人最期待的部分了。 住宿選擇則以 2-3 天更換一次地點為主,如果更換很頻繁,也會影響到旅行節奏,能避免就會避免!另外,我也會首選公寓式飯店,有小廚房或是有洗衣機、烘衣機設備的住所,這樣就能好好清潔衣物和偶爾料理。獨旅的時候,尤其在日本,我很喜歡他們的 B&B 或膠囊旅店,有很棒的共享空間,沐浴設備也非常乾淨,超級推薦還沒有體驗過的朋友。 關於行李打包 當行程大致規劃好後,此趟需要攜帶的物品應該也有一些概念了,例如:衣物要帶什麼厚度?需不需要出席正式場合?有沒有特別需要帶的物品和用具?在腦中想過一遍後,可以先打在 Notion 檢查清單中,出發日前便可逐步確認。我對自己的旅行習慣已經相當熟悉,通常在出發日前一晚才開始打包行李。我將檢查清單分類如下圖幾大項目: 可以根據這趟旅行需求,逐一確認有沒有帶到,這樣就不怕忘東忘西。另外,我會準備數個收納袋來分類物品,這樣不論你要找東西、拿東西只要確定需要的物品裝在哪一袋,整袋直接打開或拿出來用就可以了,非常的方便。 還有一個小訣竅,我會多預備 2-3 個洗衣袋來裝髒衣服(貼身衣物、淺色衣物、深色衣物各裝 1 袋),除了旅行途中需要進行清潔很方便,能保護衣服不被洗壞,即便全程都沒有清潔衣物,回國後也能直接取出投入洗衣籃,清空行李是不是既輕鬆又省事呢? 關於旅行規劃的小分享就到這邊,如果你也想試試看,我設計了一個【旅行規劃 Notion 模板】提供給大家免費下載,歡迎你使用免費資源,我們下次見!
⭐ 產品與服務 預約諮詢&服務 by Jill 我相信理想生活路徑就像按下 ctrl+z 鍵,是一種持續的動態、可透過反覆實踐修正而來,每個人都擁有讓生活宛如初生的能力。 |
Hello Reader, 我是 Jill! 這封電子報內容和過去有些不同,主要想分享接下來將進行的產品改版和活動預告。在此之前,或許部分新朋友還不太認識我以及我提供的服務,請讓我佔用一些篇幅重新介紹。 過去兩年,因為受到身旁友人的生命故事啟發,我開始關注「生前整理」這個議題!並在去年( 2023 年底)發起倒數 100 天日更挑戰,目的就是為自己的生活進行積極性的梳理,也想把這過程記錄下來,分享給其他人。 關於 Jill 的生前整理實驗→ IG 日更、文章、Podcast 分享 或許你會認為,身為一位整理師,「整理」這件事對我來說應該不是太困難。但坦白說,要進行全面性的人生盤點,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。這過程中,除了閱讀書籍當作指引,也是我第一次體驗 Life coach 的陪跑服務,透過每兩週和我的教練持續對話,我終於更清晰、也更有勇氣去面對以往不想觸碰的人生課題!同時,將自己想完成的行動順利推進。 今年初,我將這樣的經驗,精煉成一個結合遊戲化的 Notion...
Hello Reader, 2024 年已進入倒數 42 天,時間的流動總讓人感慨。今年的你過得如何呢?這封電子報,我想花些篇幅為 2024 年提早復盤,也與你分享未來的計劃與展望。 💡 近期生活啟發 不知道今年的你是否有些新體悟呢?有些新朋友可能對我還不太熟悉,每到年底,我不再以量化的數字或指標來衡量年度成果,而是選擇用一句話,來定義當年的目標與核心精神。只要行動和心境圍繞在這句話之中,我便視為對自己的承諾有所實踐。這是我在去年 12/31 為 2024 年定下的主題: 2024 年是持續探索自己冰山的一年 什麼是冰山理論? 薩提爾女士的「冰山理論」是以冰山做為隱喻,將人的行為比喻為冰山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,而在水面之下,則隱藏著多層次的情緒、觀點、期待、渴望與自我。她強調,透過深入探索這些內在層次,我們能更清晰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動機。這種理解有助於我們改善關係,並採取更有效的溝通方式,使連結更為深刻和真實。 這個探索過程,就像撥開一層層的霧,觸碰更豐富的內在世界。 2024...
Hi Reader , 我是 Jill ,寫下這封電子報同時,正有颱風經過台灣,開信的你不論正身處何地,願大家都平安,颱風造成的影響也能降到最低。 💡 近期生活啟發 可以把自己嚴格地逼到什麼程度,到哪裡才好?休息多久算正當,超過多久算休息太久?外面的風景必須意識到什麼程度,對自己內部要集中到什麼程度?要相信自己多少?要懷疑自己多少?_ 摘錄於村上春樹《關於跑步,我說的其實是……》 如果你有追蹤我的社群應該不難發現,我最近開始跑步了。 說開始跑步有點不對,或許該換成我「重新」跑步了!過去,我曾是位馬拉松跑者(聽起來好像很厲害,其實成績跟賽事經驗在我之上的人,數也數不完)即便如此,每次自我介紹我還是很喜歡對大家說,我是位馬拉松跑者。始於 2015 年,為了減肥而跑,跑齡至今約 9 年。而一場疫情中斷長達 6~7 年的規律訓練,在這期間雖然有零星參加路跑活動,不得不承認,跑步這個習慣仍逐漸離開我的生活。 去年 3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