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Reader , 我是 Jill ,寫下這封電子報同時,正有颱風經過台灣,開信的你不論正身處何地,願大家都平安,颱風造成的影響也能降到最低。 💡 近期生活啟發 可以把自己嚴格地逼到什麼程度,到哪裡才好?休息多久算正當,超過多久算休息太久?外面的風景必須意識到什麼程度,對自己內部要集中到什麼程度?要相信自己多少?要懷疑自己多少?_ 摘錄於村上春樹《關於跑步,我說的其實是……》 如果你有追蹤我的社群應該不難發現,我最近開始跑步了。 說開始跑步有點不對,或許該換成我「重新」跑步了!過去,我曾是位馬拉松跑者(聽起來好像很厲害,其實成績跟賽事經驗在我之上的人,數也數不完)即便如此,每次自我介紹我還是很喜歡對大家說,我是位馬拉松跑者。始於 2015 年,為了減肥而跑,跑齡至今約 9 年。而一場疫情中斷長達 6~7 年的規律訓練,在這期間雖然有零星參加路跑活動,不得不承認,跑步這個習慣仍逐漸離開我的生活。 去年 3 月我陪好友一起去趟東京,幸運的她抽中了世界六大馬拉松-東京馬拉松,我也受她的影響,開始執行自己的生前整理。這樣的契機下,我列出人生不同面向的關鍵準則(我稱之人生北極星),其中一個關注類別是生活體驗,而再次完成一場全程馬拉松,就是我的解鎖清單。你可別認為,不就是報名花錢了事這麼簡單嗎?為了鼓勵自己實踐清單,我把京都馬拉松之旅設定成兌換獎勵,前提是我必須在生活中推進不同的專案和任務,或是留心紀錄生活,才有辦法累積足夠的“生命值”兌換這個獎勵。 你也想體驗不同的生活紀錄方式嗎?歡迎前往支持「以終為始的生活整理術 Notion 模板」。
猶如蝴蝶效應般開始發酵,我如願兌換一場 2025 年的京都馬拉松,而這個決定,幫助我再次檢視做出選擇的排序。 👉 蝴蝶效應是由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·勞倫茲在1960年代發現,意指初始條件的微小改變能夠在複雜系統中引起巨大的結果。勞倫茲在氣候模擬中發現,輸入極微小的數據差異會產生截然不同的預測結果,進而啟發了「一隻蝴蝶在南美洲扇動翅膀,可能引發北美洲的風暴」這個觀念。蝴蝶效應是一種連鎖效應,說明即使再微小事件,也可能對事物的最終發展產生重大影響。 離京都馬拉松還有 4 個多月,因為必須開始備賽訓練,某天坐下仔細盤點行事曆,發現如果照之前的模式,我可以訓練的時間比想像中少,根據過去一場賽事的預備經驗,訓練期最少從 12~16 週前,甚至提早 20 週前準備的人都有。從訓練基礎期、進展期、巔峰期到賽前減量期,月跑量累積總數達 150公里~250公里以上,也是很常見的。 讓我們用一個最基本的數學公式來計算: 常見的基礎週跑量為一個全馬 42 km 的距離,假設每公里需花費 6 分鐘跑完,每週在訓練時間上就是 42 公里 x 6 分鐘= 252 分鐘,這還不包含前面的暖身操、緩跑、結束後的收操…等,通常在一週間會穿插 2 天作為休息或恢復日,以迎接下一個高品質的訓練。 這意味著每週至少五天,依據課表差異,每日至少要保留 1.5~2 小時在訓練上。當然,練習跑步僅是其中一個環節,該怎麼吃、怎麼睡、怎麼養好精神、怎麼把工作甚至創作都兼顧?怎麼確保在過程中不要受傷?怎麼讓自己在天氣不好時建立心態,仍願意穿上鞋子踏出門訓練…這些微小的選擇和考驗,都讓我重新愛上馬拉松訓練。 長跑比的不是速度,而是比心裡放什麼東西。_《強風吹拂》 也因此,我開始調整做選擇的排序,減少社交邀約、刪減不重要的待辦事項,和同行的朋友一起報名跑步訓練營,盡可能降低訓練過程中的阻力,我知道接下來的幾個月,我的生活重心就是好好吃飯、好好訓練、簡單生活。幾週過去,我發現專注度變好,事情一直沒做完的焦慮感也減少了,心理狀態漸漸回到去年執行生前整理那樣的專心,把焦點回到當下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上,至於成績和結果,我知道我不能控制,我也不想控制,我只想好好享受最後一次的全馬體驗。 關於跑步就先分享到這,如果你也想幫我加加油,我不定期會更新紀錄在 IG REELS,請你不吝嗇地幫我留言打氣 🙌 👀 生活美學採集 往後,除了不定期於電子報中分享文章外,我想了一個全新企劃,單元叫做「生活美學採集」。主要是將生活中體驗的日常美,用短文或影片形式採集下來,分享給吉友們,如果你喜歡這個新單元,也歡迎你回信跟我分享心得 📥。 01 : 想寫出漂亮手寫字嗎?不能錯過的硬筆字帖產生器 前陣子為了想送先生的生日禮物,真是絞盡腦汁想破頭了,這幾年我們建立起送禮的默契,如果買禮物給對方,一定要貼近對方喜好、盡可能實用,加上結婚幾年下來,現在都很直接詢問彼此想要什麼禮物 XD ,真是好不浪漫的金牛座哈哈! 觀察下來,發現我們對練習手寫字都很感興趣,先生一直有使用字帖練習左手寫字的習慣,剛好近期認識一位創作者朋友,她創立一個名叫筆墨書店的網站,以店小二稱呼自己(超可愛的 🧡 ),網站中介紹各種練字技巧和硬筆字教學,甚至有自己設計的硬筆字帖產生器,實在太中我的心,便用來送給先生當作禮物之一。 筆墨書店的字帖產生器,分為以下幾個模式:
只要在第一頁輸入對應的字數和內容,亦可自由更改字型(提醒:關於字型選擇和下載使用,請注意避免侵權唷!)後面分頁即會自動產生對應字型的字帖,我是修改檔案後,上傳到便利商店列印出來,是不是十分有趣呢?如果想要靜心練習,不妨小額支持這個字帖產生器,一起寫出漂亮的手寫字吧! 文章連結:https://bemorewriting.com/template/ 購買連結:https://portaly.cc/bemorewriting/product/fCaob31RhddmN67rq0Qb 02 : 鹿兒島睦每日展 鹿兒島睦是我最喜歡的日本陶藝術家,關注他的作品已經非常多年,這次終於等到他跨海來台展出了。此次展覽帶來兩百多件作品,延續「為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」的創作理念,展場形式以「早餐」、「午餐」、「晚餐」等生活場景作為主題。 他擅長描繪大自然中的花卉、動植物,個人風格既鮮明又細膩,實在是場不容錯過的展覽,目前正於華山文創園區進行展出,是近年來最大型的個人海外展,希望收到這封信的你來得及參與這麼棒的生活藝術! 看展覽當天,我很幸運的遇到藝術家本人正在進行導覽,一直按耐住內心的尖叫聲,默默欣賞藝術家站在我面前,渡過超級幸福的一天。 把獲得的金錢回歸到創作上,並做出更好的作品。創作者就該如此。_鹿兒島睦 展覽資訊 日期:09-27 (五)~ 10-06 (日) 時間:10:00~18:00 地點:華山 1914 文創園區西一館 購票連結:https://ticketplus.com.tw/activity/889df527d0b061021b8b50af02f35b86 那我們就下封信見囉! 我相信理想生活路徑就像按下 ctrl+z 鍵,是一種持續的動態、可透過反覆實踐修正而來,每個人都擁有讓生活宛如初生的能力。 |
Hello Reader, 我是 Jill! 這封電子報內容和過去有些不同,主要想分享接下來將進行的產品改版和活動預告。在此之前,或許部分新朋友還不太認識我以及我提供的服務,請讓我佔用一些篇幅重新介紹。 過去兩年,因為受到身旁友人的生命故事啟發,我開始關注「生前整理」這個議題!並在去年( 2023 年底)發起倒數 100 天日更挑戰,目的就是為自己的生活進行積極性的梳理,也想把這過程記錄下來,分享給其他人。 關於 Jill 的生前整理實驗→ IG 日更、文章、Podcast 分享 或許你會認為,身為一位整理師,「整理」這件事對我來說應該不是太困難。但坦白說,要進行全面性的人生盤點,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。這過程中,除了閱讀書籍當作指引,也是我第一次體驗 Life coach 的陪跑服務,透過每兩週和我的教練持續對話,我終於更清晰、也更有勇氣去面對以往不想觸碰的人生課題!同時,將自己想完成的行動順利推進。 今年初,我將這樣的經驗,精煉成一個結合遊戲化的 Notion...
Hello Reader, 2024 年已進入倒數 42 天,時間的流動總讓人感慨。今年的你過得如何呢?這封電子報,我想花些篇幅為 2024 年提早復盤,也與你分享未來的計劃與展望。 💡 近期生活啟發 不知道今年的你是否有些新體悟呢?有些新朋友可能對我還不太熟悉,每到年底,我不再以量化的數字或指標來衡量年度成果,而是選擇用一句話,來定義當年的目標與核心精神。只要行動和心境圍繞在這句話之中,我便視為對自己的承諾有所實踐。這是我在去年 12/31 為 2024 年定下的主題: 2024 年是持續探索自己冰山的一年 什麼是冰山理論? 薩提爾女士的「冰山理論」是以冰山做為隱喻,將人的行為比喻為冰山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,而在水面之下,則隱藏著多層次的情緒、觀點、期待、渴望與自我。她強調,透過深入探索這些內在層次,我們能更清晰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動機。這種理解有助於我們改善關係,並採取更有效的溝通方式,使連結更為深刻和真實。 這個探索過程,就像撥開一層層的霧,觸碰更豐富的內在世界。 2024...
嗨~ Reader 這週在寫電子報的同時,颱風凱米正經過台灣,很幸運的,在台北市宣布停班停課前一晚,下班後有機會去超市補充食材,因為我家只有 2 人 3 貓,日常冰箱庫存習慣保持 4~5 分滿,如果那週沒有太多時間煮飯,可能冰箱庫存水位只剩不到 4 分滿。去買菜才發現,幾乎所有的生鮮蔬菜都被一掃而空,除了一些辛香料和少許菇類們還安然躺在層架上,讓我不禁懷疑,是不是很多人都不喜歡吃菇類啊 XD ! 我也有機會重新回想日常的採購習慣,雖然沒有非得改變的地方,但某些乾貨或保存期限久一點的常備糧,我們家的庫存量似乎可以增加。例如:少許罐頭、泡麵、冷凍水餃、冷凍肉品、冷凍蔬菜、備用水源…等,這樣我就不用急急忙忙去超市排隊,算是對生活十分有趣的觀察,不知道你們家在颱風天會採購什麼呢?也歡迎你回信跟我分享,祝福一切都平安。 💡 近期生活啟發 我和家人正前往沖繩旅行,這是我們第一次去,非常期待這趟短暫的充電之旅。過去每當和朋友聊到行李打包或是旅遊規劃,他們總是很好奇我會從何時開始打包,又是如何進行旅遊規劃的呢?...